返回目录:excel表格制作
大家在电脑上都用什么搜索引擎?
首选google ,其次百度 、bing、yahoo、360、sogou etc
从左往右按顺序,访问不了可以开vpn,再用不了就只好国内挨个试用。
搜索引擎一般一个就足够了,如果能访问google,用它就行了。
Excel怎么快速学会?
学会这10个Excel神技能,零基础也能玩得转!
Excel大家都很熟悉,界面直观、计算功能和图表处理都很出色,是职场上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处理软件。虽然说上手很容易,不过录一下数据做个表格可不算真的会用。今天秒秒学小编给大家分享10个Excel神技能,可都是经常用到的实战技能,赶紧看看吧。
1、 快速复制表格:按Ctrl不松开往下拖动表格,即可快速复制表格。
2、 日期和星期同时显示:设置单元格格式-数字-自定义: yyyy-m-d aaaa
3、 跨表格复制粘贴:按Shift键选取多个工作表,选中需要复制的表格区域,开始-填充-成组工作表-填充“全部”。
4、多个单元格批量输入同一内容:选中要输入内容的单元格,输入内容,最后按【Ctrl+Enter】结束输入。
5、 快速将多行内容汇总到同一个单元格:拉宽列-选中需要复制的单元格内容-开始-填充-两端对齐。
6、 不复制隐藏的行:按【Alt+; 】键,选取显示的行,然后复制、粘贴,即可避免复制隐藏掉的行。
7、 自动设置小数点:输入数字之前先在单元格内点击百分比样式%,输入数字后再点击千位分隔符样式。
8、 快速显示表格中的公式:按【Ctrl+~】组合键进行公式的显示或隐藏,也可以直接点击【公式】选项卡中的“显示公式”进行切换。
9、 快速求和:只需按住快捷键组合【Alt+=】即可实现快速求和。
10、并排查看两个工作簿:如果要同时查看两个工作簿,可以先打开两个工作簿,然后点击 “视图→并排窗口”。
以上的10个小技巧,操作很简单,但非常实用,如果大家能熟练掌握,可以解决工作中绝大部分的问题。
学会这些Excel操作技巧之后,小明就更牛了
1、姓名对齐
输入姓名时,不但有三个字的姓名还有两个字的姓名,你还在用空格对齐吗?
2、输入带方框的√和×
利用数据有效性,除了能够制作下拉菜单,还可以快速输入带方框的√和×。
首先设置字体为 Wingdings 2
然后设置数据有效性(数据验证),序列来源为 :R,S
注意R和S之间是英文的逗号。
然后就可以点击下拉按钮,输入带方框的√和×了。
3、按单位职务排序
在Excel中,通常可以将数据按升序、降序进行排序处理。
如下图所示,如果要对AB列的数据按单位内部职务排序,该如何处理呢?
首先选中D2:D7单元格的内部职务对照表,然后点击【文件】→【选项】→【高级】→编辑自定义列表。
(点击查看动态图)
接下来就可以使用自定义序列进行排序了。
先单击要职务所在列的任意单元格,然后单击【数据】→【排序】,再按下图步骤操作即可:
(点击查看动态图)
4、快速输入性别
输入1就是男,输入0就是女,1和0总有说不完的故事
自定义格式代码为:
[=1]男;[=0]女
5、把有道翻译装进Excel
使用Excel 2013和2016的小伙伴,只要在B2单元格输入以下公式,就可以实现英汉互译哦,当然要保存电脑联网才可以哈:
=FILTERXML(WEBSERVICE("http://fanyi.youdao.com/translate?&i="&A2&"&doctype=xml&version"),"//translation")
6、计算间隔小时
要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小时,可以使用公式:
=(结束时间-开始时间)*24
7、计算间隔分钟
要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分钟,可以使用公式:
=(结束时间-开始时间)*1440
8、日期和时间的拆分
要从日期时间数据中提取出日期,可以使用以下公式:
=INT(A2)
要继续提取时间,只需要做个减法,就欧了:
9、填充合并单元格
咱们说过,在工作表中尽量不使用合并单元格,否则就是给自己挖坑。那么对已有合并单元格的工作表,如何快速整理呢?
其实很简单:只要选中数据区域,先取消合并单元格。
然后按Ctrl+G,定位空值。
再输入等号,按方向键的上箭头,最后按Ctrl+回车即可。
10、合并单元格求和
SUM函数估计小伙伴们都熟悉哈,和SM就差一点点。它的作用就是对数据区域内的数值求和,比如SUM(A1:A10)。
不要小看SUM,只需两个SUM联手,就能够实现对合并单元格求和。
同时选中D2:D13单元格区域,编辑栏输入公式后按Ctrl+回车:
=SUM(C2:C13)-SUM(D3:D13)
学会Excel这几个小功能让你提前下班,快人一步
xcel 在我们工作中天天都会使用到,它拥有各种数据的处理、统计分析、公式函数等等一系列强大的功能。涉及的领域广泛,财务、金融、统计、医疗、各种相关部门等等都离不开Excel。小编我正好在医疗行业工作,今天我就把工作中常用的几个Excel小功能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各位。用蹲马桶的时间来了解学习一下,让你在工作中快人一步提早下班。
一、怎么快速的找出重复数据并标记颜色。
方法:把要查找的数据全部选中,点击条件格式---新建规则---选择“仅对唯一值或重复值设置格式”----格式---在新弹出的单元格格式里面按自己的习惯选择----确定----确定。操作看下图:
快速的找出重复数据并标记颜色
二、快速把重复数据删除。
方法:选中要筛选的数据表格----点击数据-----删除重复项------根据需要选择列----然后确定。操作如下:
快速把重复数据删除
三、快速的选中一列或者一行的数据
方法:选中1行/1列,同时按“Ctrl+Shift+↓”“Ctrl+Shift+→”即可。操作如下:
快速的选中一列或者一行的数据
四、分段显示数字或手机号码。
方法:选中号码列,点击鼠标右键----设置单元格格式----自定义----G/通用格式输入---000-000-000(这里是举例,可以分段显示手机号如:000-0000-0000)。操作如下:
五、数据横竖转化
方法:选中对象→复制→选择性粘贴→转置。操作如下;
以上5个只是一部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Excel小技巧,Excel里面的奇淫技巧真的实在是太多了,以后会继续更新一些生活工作中常用的技巧。
Excel哪个技巧最强悍?用上这招,3分钟内完成数据录入不是梦!
你是不是也觉得Excel要学的技巧实在是太多,尤其是一些公式看完后就是记不住啊!
其实我觉得学习Excel,只要学一些日常办公必用的技巧就行,其他函数公式等到要用时你边学边记就好。否则贪多嚼不烂。
今天我就教给大家一个很实用的Excel录入技巧——Ctrl+E(“快速填充”的快捷键)。安装Microsoft Office2013后学会这个快捷键,在3分钟内完成数据录入工作不是梦!
1、拆分单元格信息
如果你需要查分单元格信息,只要在第二列的输入需要拆分的信息(如:姓名),然后选中那一列的数据区域,并按下Ctrl+E就可以轻松完成信息拆分工作了。
即使是需要提取的单元格信息位置不一样,同样也可以用Ctrl+E搞定哦!
2、合并单元格信息
把两个单元格的信息合并在一起,同样非常简单,只要先手动输入一行后,再同时按住Ctrl+E,一秒完成信息合并录入操作。
3、手机号码分段显示和加密
手机号如果想要分段显示,或加密中间几位数字,不用记住神马公式,直接用 Ctrl+E就可以快速填充啦。
如果你以为这就是Ctrl+E(快速填充的极限操作),那你可就打错特错。接下来请看我为你们展示的其他演示操作:
4、快速提取身份证号码中的生日
5、快速提取市区名称
6、快速完成字符串乱序重组
假如你需要把Excel转换成其他文件格式,除了一个个打开另存为,还可以使用在线迅捷PDF转换器直接批量转换哦。
Excel十大常用快捷键,学会以后老板给我加薪了
1、Ctrl+N,一键新建Excel文件
「办公嘿科技」以前都是通过鼠标点击「文件-新建-空白工作簿」的,掌握快捷键可方便多了。
2、Ctrl+1,快速打开单元格格式设置框
3、Ctrl+P,一键打开打印界面
4、Ctrl+A,快速选取当前的数据区域
再大的表格都可以一键秒选~
5、Ctrl+F1,快速隐藏功能区
6、Ctrl+9或0,一键隐藏行/列
其中Ctrl+9是隐藏行,Ctrl+0是隐藏列
7、Ctrl+-(减号),一键删除行
连续多次删除时,速度杠杠的,另外,插入行是Ctrl+Shift+加号
8、Ctrl+Alt+A,一键截图(QQ打开时)
当QQ处于打开状态时,按Ctrl+Alt+A即可开始截图,截取后按Ctrl+Alt+S可以保存截图。
9、PgDn—向下翻页;PgUp—向上翻页
使用这两个键可以有规律的翻动Excel表格,比鼠标拖动爽多了~
10、Ctrl+PgDn,快速切换工作表
如何快速提升EXCEL水平?
干货预警,全文18888字,阅读需要用时10分钟,建议先点赞收藏评论。
作为一名Excel爱好者,觉得想快速提升Excel水平,就要掌握Excel的核心功能:基本菜单功能、Excel函数、数据透视表、可视化图表等四大方面内容。
我刚学Excel让我感动效率有明显提升就是Excel函数,从接触数据透视表后,我的效率提升更明显。
我们这里就单单从Excel函数讲起,作为抛砖引玉、以小见大。Excel函数多达400多个,我们不可能掌握每一个函数,只需要掌握常用的四大函数:SUM、IF、SUMIF、VLOOKUP和数据透视表,即可解决大多数问题。
一、认识Excel函数的作用
关于Excel函数有470多个,不可能全部都学习。我们只需要掌握好Excel核心知识,能熟练处理问题,就能成为别人眼中的Excel高手。
二、理解Excel函数构造
可能许多同学不太了解函数的构造,一起来看看Excel函数在使用时有哪些规范,首先我们看一下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:
在函数里面的标点要使用英文输入法下的标点,在Excel上,SUM的参数个数是不固定的,区域和数值的参数也能混合使用。
接下来,我们简单认识一下几个高频函数。
一、SUM函数
求和是Excel中用得最多的统计,它就是sum函数,一起来了解它的语法吧。
含义:
为了方便大家理解SUM函数的含义,特意制作了一个小案例,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这2个含义:
①number参数可以写成,具体的数值,单元格,或者单元格区域
②参数内有空白单元格、逻辑值、文本将被忽略
SUM函数看似简单,其实在使用时有许多技巧的,今天就通过具体的栗子,带大家认识:快捷求和,隔行求和,累计求和,乘积求和,多表求和
1.快捷求和【ALT+=】
日常遇到规范的多个单元格求和,我们可以直接选中数据区域,按下快捷键【ALT+=】,直接实现求和。
2.隔行求和
求多个的不连续单元格和,利用【Ctrl+G】先定位【空值】,然后按下快捷键【ALT+=】,这样提高效率非常明显,记得找机会在同事眼前露一手。
3.累计求和
一些情况下,我们需要用到累计求和。其实很简单把开头引用的单元格固定,区域下方单元格相对引用即可。
公式:=SUM($C$1:C2)
4.乘积求和
买东西算钱时候,我们经常用到乘积求和计算。像这种【单价】*【销量】,直接利用乘积求和,算出总销售额。结束记得是【Ctrl+shift+Enter】三键结尾,不能直接按Enter。
公式:=SUM(C2:C10*D2:D10)
5.跨表格求和
在统计商品销售时,每个月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工作表,我们就可以利用跨表格求和。值得注意的时,这种表格城市的顺序一定是要一致的,即所有工作表城市顺序一定是北京→上海→广州→深圳→杭州。
公式:=SUM('1月:3月'!B2)
关于SUM函数就介绍到这里,除此之外IF函数也格外重要。
二、IF函数
语法:
①判断条件:可以为具体的判断公式,或者具体某个单元格值,TRUE和非0的数字均判断成立
②成立时:可以返回一个公式,具体的数值,或者名称(需要用“”引着名称)
③不成立时:可以返回一个公式,具体的数值,或者名称(需要用“”引着名称)
关于判断条件,许多人以为一定是等式或者不等式才能用作判断公式,接下来通过案例证明:TRUE和非0的数字均判断成立
1.条件成立
在单元格值为TRUE、非0的数值,小数、负数时,条件均为成立,返回结果为1
2.条件不成立
条件为FALSE,0值,或者空值时,条件判断不成立,根据函数会返回为0
如果是使用其他英文或中文名称,系统会无法识别显示报错。
3.单条件判断
输入公式:=IF(C2>=6,"帅","一般")
1.颜值大于6为帅,否则为一般
2.名称词语需要用""引着
4.IF多级嵌套
要把学生的成绩分类,总共有:优、良、中、差,四个等级分类。
=IF(C2>=85,"优",IF(C2>=70,"良",IF(C2>=60,"中","差")))
许多人看到这么长的公式就觉得很怕,其实我们把公式拆分就是每一个IF函数理解即可。成绩的值首先经过第一层判断。
一层嵌套:
如果在第一层判断就成立了,直接输出结果【优】,否则进入第二层判断。
第二层嵌套:
数值满足第二个条件,直接输出结果【良】,否则进入第三层判断。
第三层嵌套:
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IF函数,条件成立输出【中】,不成立输出【差】
此处注意的是,输出【中】的值不是单单【>=60】,还要满足不满足上面【>=70】条件。所以该值范围在(70>x>=60)
三、SUMIF函数
SUMIF函数由SUM和IF组成,SUM代表求和,IF代表条件判断,从字面意思了解到这是条件求和。
语法:
在公式中,最多要求和变化就是【求和条件】,可以细分为5种情况,一起看看有哪些类型。
1.可以直接输入具体的数字,如32
公式: =SUMIF(B2:B10,32,C2:C10)
2.文本需要用引号括着,如"北京"
=SUMIF(A2:A10,"北京",C2:C10)
3.逻辑判断条件需要也需要引号,如">35"
=SUMIF(B2:B10,">35",C2:C10)
4.单元格,如,A2
公式:
=SUMIF($A$2:$A$10,E2,$C$2:$C$10)
当需要求出多个数值,用到多个【条件】时,我们把对应的条件写在单元格上。
5.条件还可以使用通配符:问号(?)和星号(*)
公式:=SUMIF(A:A,"*州",C:C)
能求出广州、杭州、苏州三个城市的和,【*】星号匹配任意一串字符。
1.求出多行结果
利用求和条件的变化,可以求出多行不同条件的结果。①条件区域和③求和区域均设置绝对引用,②设置相对引用。
根据例子,输入公式后,往下填充即可得出多个【城市】的数值结果。
我们看到公式很长,其实我们可以通过简化①与③的区域,让公式看起来更简洁。
2.求出多列结果
除了求出多个【城市】数值和,还能求出一个【城市】的多个【指标】,这需要我们往右列填充。
把【求和区域】改为相对引用,拖动填充可求出【年龄】和【数值】2个指标,如有更多指标均可求出。
如果需要用到更多的条件,可以利用SUMIFS函数来求和。
四、VLOOKUP函数
VLOOKUP函数称呼为函数之王,可见它的地位有多高。首先我们看一下vlookup函数的含义,就是这么一串英文,不用急着弄明白其中的意思,大概知道它有4个参数就可以。
第一次看到的人,看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,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
1.正向查找
例子,我们要在成绩单中找到喜洋洋、哆啦A梦、大雄的段位分别是多少?
这时候我们利用VLOOKUP正向查找即可,在段位处填入的公式为:
=VLOOKUP(J3,$B$2:$F$94,3,0)
发现一:②查找范围,要根据①用谁找作为,查找范围的第一列。
发现二:返回列数是以②查找范围(红色区域)作为参考系,而不是整个表格作为参考系。【段位】在查找范围第3列,所以返回【3】
喜洋洋、哆啦A梦、大雄的段位分别是黄金、白金、黄金。
2.查找多列
例如现在我们要找喜洋洋的段位,数学、语文成绩三样东西
公式为:
=VLOOKUP($J3,$B$2:$F$94,COLUMN(C1),0)
对比查找单列和查找多列的公式
查找单列
查找多列
发现一:①用谁找的J3变成了$J3,固定引用J列
发现二:③返回第几列,由固定的3变成相对引用COLUMN(C1),当我们往右拖动填充时,里面的C1变成了D1,E1。
在函数中,COLUMN(C1)=3,COLUMN(D1)=4,COLUMN(E3)=5,COLUMN函数只与列有关,与行无关。
3.逆向查找
例:我们现在要查找哆啦A梦的学号
逆向查找表达式:
=vlookup(查找值,IF({1,0},查找值所在列,结果值所在列),2,0)
正常表达式:
逆向查找表达式:
逆向查找其实是构造出新的查找区域↑
通过对比上面的2个公式发现,主要是②在哪里查找发生了变化,由原来的区域,变成了IF函数嵌套。我们可以理解为红色部分的IF函数,重新构造了②查找区域。
重构的②查找区域存在代码中,不真正显示在单元格上
重构后的查找区域只有2列,所以返回列数为2,匹配类型:【0】绝对匹配。
延伸阅读
在工作时,我们可以直接构造出辅助列在数据最后一列,这样可以沿用原来的正向查找的方法,可以用隐藏或填充颜色把【辅助列】隐藏掉。所以我们要学会灵活多变。
关于函数的先聊到这里,相信大得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举一反三,遇到不会的函数也能通过搜索快速掌握并引用在工作上。
想学习更多知识,和获取练习文件,别忘了关注我❤